我省加快建设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


【资料图】

近日,省发改委印发了《山西省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加快建设零碳矿山、零碳开发区等。  《方案》提出,到2025年,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初见成效,形成一批成功的经验做法。以大型先进产能煤矿为重点,创建5个左右零碳矿山,其吨原煤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较2020年下降20%以上;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及以上开发区或其产业组团为重点,创建5个左右零碳开发区,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力争较2020年下降20%以上;以煤电、钢铁、有色、焦化、煤化工和建材等主要碳排放行业企业为重点,建设5个左右深度降碳示范工程,其主要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指标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到2030年,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成熟可靠的示范经验逐步向全省推广。零碳矿山吨原煤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80%以上,力争全部实现零碳排放;零碳开发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较2020年下降60%以上,力争全部实现零碳排放;深度降碳示范工程企业主要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力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根据《方案》,我省将遴选5个左右大型先进产能煤矿,整合节能降碳、零碳供能、瓦斯利用、生态碳汇等多领域技术,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针对传统高碳行业,遴选5个左右煤电、钢铁、有色、焦化、煤化工等行业重点企业,实施高效、低成本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应用等深度降碳示范工程,探索传统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在零碳开发区构建低碳零碳能源多元供应体系,创新应用“光伏+”模式,推进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屋顶做到宜建尽建;因地制宜利用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氢能等其他零碳能源,鼓励区内企业购买绿色电力,到2025年零碳能源使用比例达到15%以上,到2030年零碳能源使用比例达到50%以上。建设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协同互济的综合能源项目,推进多能互补利用,创新低碳、零碳能源消费模式。建设智能微电网,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系统建设。

关键词: